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资讯 > 正文

研究民族问题,首先要理清经济学问题——李曦辉教授接受中国MBA教育网专访实录

【来源:中国MBA教育网 | 发布日期:2019年04月13日 16:51 】

3E099

采访现场

【中国MBA教育网讯】2019年3月30日,“中国工商管理研究”年度高端论坛在中央民族大学中慧楼音乐厅隆重召开。本次论坛以“中国工商管理研究70周年”为主题,由中国社科院《经济管理》杂志社主办,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承办。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李曦辉教授进行《基于民族维度的经济学与管理学》主题演讲,并接受中国MBA教育网专访。以下为访谈实录。

392CB

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李曦辉教授

依托平台优势 打造院校特色

当前中国MBA教育处于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如何保持院校特色并以此为引领进行教育改革,是不可回避的时代新命题。

民族的文化便是世界的文化,这句话在中央民族大学身上得到了完美地体现, 而优质的师资队伍、“美美与共,知行合一”的文化底蕴,更是赋予了中央民族大学文化互惠、文化融合的独有优势。无论是管理学还是经济学,其中重要的一个路径便是文化。李曦辉院长告诉中国MBA教育网记者,“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要解决好文化和管理之间的问题。”此外,学校在“一带一路”研究领域具有特有的教育优势,并在一定程度上为管理学院的建设与MBA教育的创新提供了发展方向与思路。“管理学院将从‘一带一路’角度出发,为优秀的中国企业走出去,优质国外企业走进来做好服务,为具有跨国经营人才需求的企业提供人力资源服务。”

经济视角透析民族与管理  前瞻研判未来发展趋势

2019年恰逢中国管理学发展七十周年,中国MBA教育发展三十周年,在引进、探索与发展的历程中,形成了众多经验及需要总结与完善之处,而这也可以看作是本次论坛主题拟定时的初衷所在。“回顾70年,展望未来30年,其实讨论的100年中国管理学如何发展,如何与中国国情相吻合的问题。”李曦辉院长表示,当前完全以西方经济学理论阐释中国实践,面临着困难与难度,因此迫切需要中国学派的出现。“民族经济学是中国学派的重要组成部分。”

长久以来,民族问题在管理与经济学角度并不是大热的研究维度,但是学术研究本来就应该有一颗甘做“冷板凳”的炽热之心。

“研究民族问题,首先需要理清楚经济学问题,而不能直接跳跃至管理问题。”不同于西方世界形态存在,中华民族历来讲究以和为贵,其属于缓和、渐进式发展,容易形成大的市场环境并产生分工效益。“我们现在正在研究管理层的多民族成分对管理绩效的影响。”

正如李曦辉院长所言,无论是中央民族大学的管理学还是经济学,当前正处于换道超车并迅速跻身主流行列的路上。“新民族经济学是应全球化背景而诞生的新学科。在全球化前,国家与民族存在分裂,要想使生产要素在全球流动,则必须要处理好国家与民族的关系。”而诞生于这一历史背景下的民族经济学就是对民族政治文化效果的经济学分析,即民族分解与结合会产生经济效果。

“无论是阿里巴巴、腾讯还是京东,或者身处哪一领域的企业,其管理要想得到长足化发展,就必须要结合信息化。” 中国正在历经从工业化社会迈向信息化社会的进程中。如果说工业化社会为人类创造了一系列分子结构,让人类在新的条件下享受到了新的服务,那么信息化社会则基本停止了对分子结构的再创造。人们在尽量不破坏人类自然环境的情况下,通过价值链和产业链的重组与绩效重组满足生产和生活需求。

“信息化是时代的潮流,也是新时代的管理命题。无论你身处哪一个行业,未来要从事哪份行业,都需要以信息技术作为背景,将自身职业生涯与社会潮流相结合。”

3A149

合影留念

(左: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李曦辉教授;右:中国MBA教育网记者连家玥)

原文链接:http://www.mbaedu.cn/schnews/view/id/82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