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资讯 > 正文

推进一流专业建设 培育拔尖特色人才 ——管理学院召开国家一流专业申报座谈会

【来源: | 发布日期:2019年04月21日 14:05 】

208C5

2019年4月18日下午,管理学院在文东1205会议室召开了国家一流专业申报座谈会。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宋敏,教务处副处长李琳,教务处教学质量科科长代明利一行来院参与座谈。出席会议的还有管理学院院长李曦辉、党委书记李文娟、副院长徐伟,公共管理系主任金红磊,会计系主任盛庆辉、副主任刘璐琳,及两个系的部分教师代表。

宋敏副校长对管理学院申报国家一流专业工作提出若干指导性意见。她指出,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通知》,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工作分三年完成,每年一轮,目前启动的第一轮申报工作非常关键。全校66个专业分属33个专业类,学校可以推荐的专业数量不超过16个,竞争非常激烈。管理学院专业多、资源分散,9个专业分属4个专业类,一定要处理好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的关系,处理好“舍”与“得”的关系,在学院内部统筹安排,整合多方资源,集中优势力量,以结果为导向,切实开展申报工作。学校层面会给予相应的支持和配合。

1F76F

李曦辉院长简单介绍了管理学院的实际情况及工作安排。我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和财务管理专业在2012年教育部的专业评估中获评四星级,在中央民族大学一流专业建设方案中被纳入B类建设目标,此次将分别代表公共管理和工商管理两个专业类申报国家级一流专业,其他专业将围绕两个专业的申报工作做好支撑和辅助,做到目标明确,资源共享。

363232

分管本科教学的徐伟副院长向宋校长和教务处领导详细汇报了管理学院已有的工作进展和下一步的具体规划。自今年1月份学院基层教学组织换届以来,管理学院已按照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简称“新国标”)开展摸排工作,对标对表自查,明晰专业优势及重点发展方向,梳理未达标项并拟订整改措施,为后续的申报工作奠定了较好的基础。新学期开学以来,管理学院参照拔尖人才培养的“一制三化”(导师制、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模式,开展大量工作,落实本科生导师制,提倡个性化培养,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良好局面。在进一步的工作中,将按照《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简称“高教40条”)的要求,在开展课程思政、课堂教学革命、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评价体系、调整专业结构、完善协同育人机制等多个方面布局发力,以评促建,在国家级一流专业和省部级一流专业的申报、评估、认证的一系列过程中加强专业建设,实现“以本为本”和“四个回归”,全面提高管理学院各专业的人才培养能力。

金红磊、盛庆辉、刘璐琳分别汇报了各自专业的建设情况及发展规划,就如何整合资源、如何凝练特色等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宋敏副校长参与讨论并给出建议,她举例说明该如何对接民族地区的发展需要,切实可行地培养特色人才;鼓励管理学院进行跨院系联合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积极探索,为管理学院的进一步发展打开了思路,指明了方向。

教师代表王纪芒、马玉洁、李书锋等参与了讨论。

47A9D

通过此次座谈会,管理学院在如何申报国家级一流专业问题上理顺思路,凝聚共识,将按照学校整体的安排部署,严守各个阶段的时间节点,整合资源,充实材料,扎扎实实开展申报工作。学校领导的关心和相关职能部门的密切配合,让学院教师感受到了支持和鼓励,感受到了全校上下一心、共同奋进的良好氛围。相信通过此次申报工作,必能进一步推进一流专业建设,全面振兴本科教育,培育拔尖特色人才,更好服务于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