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当青春遇见山河湖海|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2025年寒假社会实践风采展示

发布日期:2025-04-14  来源:   点击量:

今年寒假,管理学院团委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积极组织青年学子投身社会实践活动,通过专题研讨、实地调研、座谈交流等多种形式,持续提升实践育人成效,全力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助力青年学子在社会大课堂中增长才干、提升素养。 在2025年寒假期间,管理学院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89个县(市、区),共190支团队。其中,A类“红色领航”专题活动共5支团队;B类“文脉传承”专题活动共30支团队;C类“高质量发展”专题活动共17支团队;D类“基层实干”专题活动共138项个人实践。此次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有1支入选中央民族大学“知行中华”铸魂育人工程——“才汇云岭,慧谋新篇”云南专项活动;1支入选中央民族大学“知行中华”铸魂育人工程——“我们从延安来”校际合作专项计划。可喜可贺,在本次社会实践中,管理学院获2025年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奖”,2支专项计划团队获“专项计划优秀团队奖”,6支队伍获“专题项目优秀团队奖”,此外,我院周煜坤同学获校级“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展现了管理学院积极向上的探索姿态。每支实践团队都践行明德弘毅、慎思笃行的教诲,走出了主题鲜明、重点突出、专业知识扎实的实践之路。 此外,其他团队也不断创新实践形式,深入乡村振兴一线、扎根社会服务前沿,以实践为笔,书写青春华章,为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实践中绽放光彩。 

 赴湖南省张家界市调研 “枫桥经验”公安实践的调研团 (指导老师:陈钧、黄基鑫)

 为深化青年学子对基层治理体系的理解,助力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2025年1月,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党委书记陈钧带领学生实践团赴湖南张家界开展为期四天的 “枫桥经验” 公安实践调研,成果颇丰。《桥见好枫景:张家界公安的 “枫桥经验” 实践新篇》在 “红网” 点击量破8万,团队成员周煜坤的文章《张家界:积极探索景区矛盾纠纷快调快处机制》也发表于中国警察网。此次调研为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提炼了可推广经验,同时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图1 在张家界市公安局与公安干警交流“枫桥经验”的实践创新

图2 在喻家嘴派出所调研“老毛调解室”

图3 在袁家界派出所体验智慧警务平台 

中央民族大学“知行中华”铸魂育人工程 —“才汇云岭,慧谋新篇”云南专项活动— 赴云南省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调研 那柯里茶马古镇“茶旅融合”模式实践团 (指导老师:姚远) 

本次实践活动以 “那柯里茶旅融合与乡村振兴” 为主题,旨在通过实地调研、产业帮扶和宣传推广,助力那柯里旅游小镇的茶产业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团队共4名成员前往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那柯里茶马古镇,选取茶旅融合主题店铺、融合茶叶制作体验店铺和主打茶咖品尝的店铺作为调研对象,分别就茶产业实际发展情况、存在问题和客流量情况进行了调查和深度访谈。团队成员深刻体会到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的复杂性,用脚步丈量土地,用真心助力发展,真切感知茶旅融合之力,同时结合当地民族特色,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给普洱民族团结盟誓代表后代回信中提出的肯定与希望。

图 1 实践团成员与游客进行访谈

图 2 实践团成员围炉煮茶调研

图 3 团队成员在围炉煮茶店铺进行访谈 

中央民族大学“知行中华”铸魂育人工程 —“我们从延安来”专项计划— 数智红途·数智赋能延安红色文化传承实践团 (指导老师:李升) 

“数智红途・数智化赋能延安红色文化传承”实践团,以赤子之心踏寻革命圣地,借助人工智能开启红色传承新纪元。团队师生在探访途中,创新采用数智赋能实践,丈量数字文明与红色传统的契合维度,以云端问卷绘就延安精神数字化传承的经纬脉络。与延安革命纪念地管理局文保专家深度对话,在思想碰撞中见证文物保护插上数字羽翼的蝶变历程,在虚实交融的实践课堂中,传承延安精神、赓续红色血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青年学子们以指尖代码编织红色记忆,在革命圣地的热土上,播种下传统与科技共生的未来图景。

图1 实践团成员在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纪念馆相关专家开展座谈

图2 实践团成员协助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产品

图3 实践团成员沉浸式体验场馆内数字化技术应用

图4 实践团成员在民族学院旧址前合影

  赴辽宁省丹东市边境地区调研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团 (指导老师:姚远、金鸾瑛)

 管理学院“赴辽宁省丹东市边境地区调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团”跨越丹东三区两县,以脚步丈量边疆热土,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这一“金教材”为基,开启了一场红色铸魂之旅。“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未来,学子们将继续做好民族团结进步的积极宣传者、忠实践行者和有力推动者,在民族团结进步的壮阔征程中,谱写新时代“石榴籽”紧紧相拥的璀璨诗篇。

图1 志愿军老兵为实践团讲述抗战故事

图2 实践团在鸭绿江畔合唱《我和我的祖国》

图3 元宝区团委副书记与实践团成员会谈


图4 实践团在元宝区人民政府与工作人员合照

赴北京昌平区辛庄村调研 艺术乡建赋能乡村振兴实践团 (指导老师:陶慧) 

在乡村振兴浪潮中,管理学院 “赴北京昌平区辛庄村调研艺术乡建赋能乡村振兴实践团” 于寒假走进辛庄村开展深度实践活动。团队采用田野调查与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系统性考察,深刻体悟到辛庄村在艺术乡建方面的独特魅力。他们认为,如若以辛庄村为先行者,那么中国乡村将走出独具特色的振兴之路 —— 既有稻香与蛙鸣,亦有诗意与远方。

图1 实践团前往北京昌平区调研

图2 实践团在党群服务中心调研

图3 实践团若尘旗袍艺术家访谈照片

图4 实践团在辛庄村饺子宴现场图摄 

赴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港北区人民政府 “返家乡”个人实践

 在本次实践中,我院江烨姗同学深入了解政府办公室的工作流程、运行机制以及其所发挥的作用,旨在拓宽自身的视野、增强对社会治理体系的认识、生动实践课堂学习的管理知识。与此同时,她尝试规划未来的蓝图,希望以此次实践为桥梁,持续深化本科管理知识学习与实践的联系,为未来能够在社会工作领域做出更大的贡献打下坚实的基础。

图1 江烨姗同学正在进行工作

图2-3 江烨姗同学参与单位活动

 赴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实习 个人实践 

2025年1月13日至2月13日,我院冀艳艳同学在西峡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进行了一个月的政务实践。在实践过程中,她主要参与了文件整理与资料归档、发放物资、整理户容户貌、市场检查与节约宣传这些工作。这段实践让冀艳艳同学在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等方面得到了显著提升,不仅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也更加坚定了投身公共服务管理事业的决心。

图1 工作文件整理与装订材料

图2 慰问低保户

图3 帮助老人推车劈柴

图4 赴仲景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调研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寒假社会实践虽已结束,但青年学子的奋进精神仍在延续。同学们用实践回应时代,在实干中历练本领,找寻价值。拼搏是青春的底色,担当是青年的力量。本次寒假社会实践是管院学子与时代的激情碰撞,展现了他们的熠熠风采。展望未来,管理学院将继续引领同学们在实践中深耕创新,勇攀高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青春力量,用拼搏书写华章,用奉献诠释担当,向着光明未来大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