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赓续文脉,创意焕发新生。为深入了解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承载的深厚历史价值和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文化遗产创新性发展经验,2023年3月28日,我院陶慧副教授带领2022级MTA全体同学赴北京中轴线开展“文化遗产活化与创新”专题调研,实地考察中轴线遗产“活化”现状。
本次调研分为四个小组,各组分别从代表性建筑点位出发,由点成线,移步换景,沿着中轴线一路探访,最终于景山公园最高处汇合,并就各自调研区域的内容进行分享讨论。
调研前,陶老师组织大家观看了中轴线纪录片,使大家认识到北京中轴线是指北京自元大都、明清北京城以来北京城市东西对称分布建筑物的对称轴,它南起永定门,向北经过正阳门、天安门广场、紫禁城、景山,最后至鼓楼、钟楼,全长约7.8公里。2023年,北京将正式提交申报文件,争取在2024年的世界遗产大会上讨论北京中轴线的申遗。
同时,陶老师指出此次调研需要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展开:一是了解北京中轴线申遗工作与现状;二是关注文化遗产资源的活化与创新事项;三是思考当前遗产保护传承经验及未来发展。
中轴线南端——天桥
受遗址保护修缮的影响,本次永定门段调研区域主要集中于天桥,因是供天子祭祀时使用,故称为天桥。其中的天桥印象博物馆形象展现了天桥从御路转变为大众娱乐中心的前世今生。馆内还设置有融合了历史、非遗、艺术等多领域内容的文化体验区,包括拓印、活字印刷等多种传统文化类目。调研小组还亲自体验“我为传承发声”项目,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文化记忆。
内城正门——正阳门
正阳门,俗称前门,是明清两朝北京内城的正南门,位于北京城南北中轴线上。前门大街目前是北京著名的商业街,是文化遗存与市井文化的汇集地。调研发现,整条街区不仅呈现出原有的历史遗产及传统文化生活形态,还引入了现代生活的文娱项目,让历史与现代元素碰撞交融。街内既有老字号一字排开,如全聚德、六必居、同仁堂等;也有诸如杜莎夫人蜡像馆、page one书店等当代文化入驻。在这里,人们可以在时间轴上自由穿梭,体验精彩纷呈的多样文化。
中轴线核心——故宫
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是世界五大宫之一,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如今这座庄严而华丽的宫殿,已然成为多元文化的汇聚地与时尚潮流的引领地。调研小组经过实地探访发现,故宫博物院及周边区域的文化遗产创新主要在文创商店中呈现,将北京中轴线多个遗产点位上的文化元素、图形符号、建筑风格等内容融入文创产品中。在这里,静止、古老、庄严的文化遗产元素被赋予新的生命,精致且有文化深度的冰箱贴、钥匙扣;造型别致的文创雪糕、雪顶咖啡,无一不体现了历史文物与现代空间相融共生,让中轴线上的遗产与老百姓生活紧密相连。
中轴线北端——钟鼓楼
北京钟鼓楼是元、明、清代都城的报时中心,以悠久的历史、体量巨大的钟鼓、传统的报时方法、前后纵置的建筑规制,在全国钟鼓楼中独树一帜。鼓楼内开展主题为“时间的故事”的创意策划,打造数字沉浸影片《共鸣》,利用数字技术,将音乐、鼓声、影像与建筑空间相结合,挖掘出遗产古迹全新的一面。同时,推出交互体验项目,通过虚拟击鼓、撞钟,使游客沉浸体验当年“钟声十里,莫不耸听”的盛况。二层还编排出击鼓表演,身着特色民族服饰的鼓手,一挥一击之间,将雄浑有力的鼓声送达人们的耳际,颇为震撼。此外,展馆内还设置相应的展品及文创产品,将古老建筑与现代创意相结合,使游客获得了更为完整的文化体验。
中心点——景山
此次调研的最后一程——景山,景山公园位于北京城南北中轴线的中心点,是明清历朝的皇家园林,登上乃春亭可以俯瞰故宫全景,一览京城全貌。在景山公园一隅,陶老师带领大家一同回顾了一整天的行程,她讲到,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是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遗产实现“活化”的必经之路。中轴线作为历史建筑群,沿途汇集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精华,蕴藏着卷帙浩繁的历史与人文宝藏。我们能够参与到这一举全城之力,甚至全国之力在做的世界遗产申报行动中,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最后,陶老师希望大家通过这次调研,能够从更专业的角度看待中轴线文化遗产活化的巧思和深意。
本次旅游管理有关“遗产保护和传承”主题的实践教学活动,丰富了我院MTA的课程内容及开展形式,提高了同学们运用理论知识剖析遗产旅游发展实践问题的能力。通过此次调研活动,同学们对遗产的保护和活化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
学生感言
本次中轴线遗产创新社会实践是在陶老师的精心设计下开展的,一路上陶老师对如何挖掘易被忽视的传统文化遗迹在市民生活中的载体,如何学会转换视角看待杂糅的空间利用等问题进行启发,使我对北京中轴线内涵的认识更加深刻。
——2022MTA 董晨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