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课程思政 | 管理学院师生赴北京韩红爱心慈善基金会参访交流

发布日期:2025-11-16  来源:   点击量:

为深入了解政府和社会力量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方面的协同共治成效,11月4日,管理学院马玉洁老师带领2025级公共管理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前往北京韩红爱心慈善基金会参访交流

60D64

基金会热情接待了全体师生,王毅副秘书长首先分享了基金会的发展历程和整体概况:北京韩红爱心慈善基金会由韩红女士发起,成立于2012年5月9日,是具有独立法人和公开募捐资格的5A级地方性基金会(慈善组织)。基金会以“专注乡村医疗援助,守护生命健康”为使命,持续为基层医疗机构提供支持性的系统解决方案,助力其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积极响应重大自然灾害和公共卫生事件,助力受灾地区卫生防疫、特殊群体关怀和医疗秩序的恢复。

56A14

基金会副秘书长王毅进行分享

接着王毅详细介绍了基金会在应急响应与救援、医疗援助与发展、健康社会关怀三大领域开展的主要项目、政社协同模式及实施成效。基金会常务副秘书长张蓉以积石山地震支援为具体案例向大家分享在紧急救援、过渡安置、灾后恢复与重建、常态化减灾备灾等灾害响应周期中,基金会作为社会力量如何参与政府主导的应急治理工作。

E96D

北京韩红爱心慈善基金会的组织架构

331C8

基金会的部分项目

392CE

基金会的部分项目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群众不但要求看得上病、看得好病,更希望不得病、少得病,看病更舒心、服务更体贴,对政府保障人民健康、提供基本卫生与健康服务寄予更好期望。’这也为基金会的努力方向提出了指引。”王毅讲道,“基金会十余年来从医疗援助到健康关怀的战略迭代也是积极响应国家健康战略的尝试和探索。”

6A678

基金会副秘书长王毅回答王智同学提问

之后,同学们向两位副秘书长提出如“社会组织如何撬动与政府部门的合作以及如何进行政策倡导”“如何识别基层的真实需求来创新性地实施项目”“当前基金会面临的内外部挑战”等问题。两位老师围绕这些问题与同学们探讨交流。

在了解到同学们分别来自应急管理、社会保障、公共政策、边疆治理等不同的专业方向之后,基金会也向同学们发起了邀请,希望大家发挥研究专长,共同推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高质量发展!

469D4

通过此次实践教学活动,同学们对健康中国行动和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理解更加深刻,真切认识到社会难题、公共政策、社会创新和学术研究之间的紧密关系。

学习感悟

踏入韩红基金会,每一段文字每一张图片都无声诉说着善意。积石山地震时,我的家乡青海民和县也是受灾地区,我深深感觉到这里踏实的行动就是那些药品和生活物资抵达灾区的速度。最触动我的是那句“做实实在在的事”已内化为每个人的本能。原来慈善的终极意义,不在于声势浩大,而在于让爱成为本能,让帮助成为习惯。

——2025级公共学硕韩美玲

通过这次参观,我心里对韩红基金会的形象更加具体了,不只是一句口号,而是一场场脚踏实地的援助行动。看到2017年的“百人援宁”,我才了解到原来早在那时候韩红老师就带着三甲医院的医疗专家去到我的家乡开展医疗援助,后续还推动复明中心的落地,真正做到了让医疗资源留在当地,推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政策在我脑海中具象化了。

——2025级公共学硕张燕

本次参访让我感受到,当前社会问题呈现出多样化和复杂化的特点。我也认识和学习到社会组织的运行机制,项目落地需要政社协同,多方共治。社会组织在政策引领下进行差异化服务,同时也在项目创新中进行政策倡导,与多主体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在今后的研究与工作中也应包含更多善心与爱心,为人民服务。

——2025级公共学硕熊姗珊

此次行程令我收获颇丰,也进一步坚定了我长期以来的关注与向往——我一直对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所扮演的角色、采取的行动,以及它们与政府、企业、公众等多元主体之间的互动模式抱有浓厚兴趣,并期待未来能投身于相关事业。

                                                         ——2025级公共学硕王智